那些武夷山摩崖石刻背后的茶故事

那些武夷山摩崖石刻背后的茶故事2020-12-05 11:09五杯茶 阅读:150 字体:
那些武夷山摩崖石刻背后的茶故事

展开全文//
  什么是摩崖石刻?这是一种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艺术其内容包罗万象有文字、人像、岩画等 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及宋元连绵不绝 千百年来无数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石刻武夷山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座 因其在中国茶文化中崇高的地位武夷山的石刻有很多与茶有关 下面,赤椒带大家来看一下这些有关茶的石刻
   01 大红袍 
  但凡到武夷山旅游问茶的朋友,来到大坑口,进入九龙窠谷底观赏大红袍母树时,无不对半壁上的“大红袍”三个红色大字印象深刻。
   
  但是这三个字并无落款,它们是何人何时所题,又是何人何时所刻,一直以来没有一个确切的论证。
   1921年铅印本《蒋叔南游记》所收《武夷山游记》一文记载:
  戊午(1918)年三月初三日,蒋叔南与浙江道人童理贯、赵理苗及蒲城人达献南、黄仰宗,在武夷山天心永乐寺僧导引下游览九龙窠。
  期间曾见到九龙窠谷底龙头岩下的大红袍茶树。
  但在蒋叔南的游记中,作者并未提及“大红袍”三字的石刻。
   
1943年6月,由福建省农林处农业经济研究室编印的《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林馥泉著)一书的末尾有附录之“大红袍记”,提及九龙窠正、副大红袍茶树及九龙窠半壁之茶树,亦无关于“大红袍”三字石刻。
   
  由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武夷山摩崖石刻》一书中,对九龙窠“大红袍”石刻是这样注释的:吴石仙题刻,民国时期镌刻于九龙窠北壁。
   这位吴石仙,就是时任崇安县县长。
  任期为1941—1944年。
   除了这些资料记载,还有一些武夷山天心村的老茶农回忆,“大红袍”三个字为石匠黄华友,在1943年所刻。
   由此可以得出推断,“大红袍”是时任崇安县令吴石仙所题,请来了石匠黄华友,大概于1943年所刻。
   
  “大红袍”三字虽然于民国所刻,但大红袍之名,早在明代就已出现。
   有史为证,在清道光年间,郑祖光撰写的百科全书《一斑录·杂述》卷四写道:“……若闽地产‘红袍’建旗,五十年来盛行于世。
  ”
  按“五十年来盛行于世”推算,也就是说“大红袍”在清乾隆年间就名扬天下了。
  再者,有明成祖的心腹胡潆《夜宿天心》一诗为证:“云浮山际掩禅院,月涌天心透客居。
  幽径不寒林影下,红袍味里夜可无?”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夜宿天心寺,彻夜品饮“大红袍”的情形。
  足以证明,尚在明初天心寺僧人就有“大红袍”茶叶了。
   
   02 晚甘侯 
  武夷茶在汉朝时已经口口相传,到了唐朝时,第一次以文字记载。
   记载之人,名为孙樵。
  
  孙樵是唐僖宗(873至888)年间人士,官至中书舍人(为皇帝起草诏书的官员)。
   有一次,孙樵因公出差,来到了武夷山,地方官员以武夷茶招待,品尝之后,孙樵赞不绝口。
   因为武夷茶特有的回甘特质,孙樵便给武夷茶起了一个拟人化的雅称——“晚甘侯”。
一是表现其回甘;二是对武夷茶的赞赏,寓意其是茶中“侯爷”。
   回京之前,武夷山地方官员投其所好,赠送了不少武夷茶。
   回京后,孙樵想到如此好茶,应该与友人分享,于是拿出十五个茶团,送给在刑部任职的朋友,并附信一封: “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请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
  ” “晚甘侯”之名由此而来。
   
  后人将“晚甘侯”三字镌于武夷九龙窠之岩壁。
  因其草书,经常被人误念为“晚甘居”。
    03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在“晚甘侯”石刻的旁边,是宋代范仲淹所写《和章岷从事斗茶歌》的前四句: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
  这首斗茶歌在古代茶文化之中有着很重要的分量,全文为: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这篇茶诗说的是文人雅士以及朝廷命官进行斗茶的场景。
  
  斗茶又叫“茗战”,源于唐代,兴于宋代。
  这是一首描写斗茶场面的诗作。
  “林下雄豪先斗美”,从茶的争奇、茶器斗妍到水的品鉴、技艺的切磋,呈现的是一种高雅而又美的斗茶赛。
  
  水美、茶美、器美、艺美、境美,直至味美,入眼处,斗茶场面无处不美。
  这种美还体现人在斗茶氛围中的反差心态,获胜者往往喜气洋洋,高高在上宛如天山之石英不可及,失败者往往垂头丧气。
     04茶洞 
  茶洞为武夷山著名的七十二洞之一,位于接笋峰下、六曲的东岸,沿着清初刻有“峥嵘深锁”门额的石坊进入。
  
  洞内古时植有名茶丛,故名茶洞。
  幽洞四周诸名峰环抱护峙,南为接笋峰、隐屏峰、玉华峰,东为仙游岩,北为清隐岩及天游峰、仙掌峰,四周山势高峻,谷井清静幽微,又称幽微洞天。
  
  谷井还有雪花泉、澹泉和玉华泉汇聚于此,更添幽居特色。
  明代徐霞客来此旅游考察后赞赏道:
  “群峰上皆峭绝,而下复攒凑,外无蹬道,独西通一罅,比天台之明岩更为矫绝也。
  ”
  谷底面积虽仅六七亩,但向为各朝代名士留连之地,代代延续,俱因其环境清幽,山水诸胜咸备之故。
  自唐宋以来的主要建筑有多处,另有其它自然景观,俱各引人入胜。
  茶洞位于此,据说是武夷岩茶的发源地。
  
  此处原为“幽微碧玉洞天“。
四面岩峰环抱,漳壑谷地,名泉荟萃。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年,闹了一场瘟疫。
  山中一樵翁,常以草药为乡民治病,一天上山采药,不幸听跌入峡谷。
  刚好有一仙翁巡山路过,施以”仙丹玉液“,樵翁顷刻醒来,并赠给樵翁一根茶枝,教授种植之法,说茶叶汁能治百病,茶枝可扦插繁殖。
  于是樵翁将仙翁所赠茶枝插入”幽微碧玉洞天“岩洞里的泉边涧土中。
三天后,茶树长大,枝繁叶茂。
  茶叶解除了乡民的病患,从此这里就称为茶洞。
   
   05 不可思议
  你如果去过武夷山走山场,一定会在武夷山牛栏坑崖壁上的石刻“不可思议”前驻足欣赏过。
  
  不可思议,这四个大字当时可不是用来形容这里的武夷岩茶肉桂,而是在讲述水金龟。
   古时天心寺的一丛长于牛栏坑岩边的名丛,其干显灰,其叶深绿,其丛矮小,名曰“水金龟”。
  
一日倾盆大雨,茶园崩塌,溜到峰下。
  坑中属地的兰谷岩茶厂便以石护田,形如盆景,精心管理,自此两家为争此茶,历讼公堂,耗资千金。
  “水金龟”随之名声大振。
  时有施棱先生大惑不解,在其傍题勒“不可思议”,以抒感叹。
     06 庞公吃茶处
  清康熙辛巳建宁太守庞垲,微服闲游武夷,在五曲北岸码头茶馆休憩歇息。
  他目睹游人纷纷而至,茶馆生意兴隆,非常高兴,他的幕僚林翰和武夷山中的名僧释衍操“乐太守之乐”,分别题字“庞公吃茶处”和“应接不暇”于其丹岩之上。
  
  另有传说称:庞公等进茶馆后,因茶客众多,馆主只得按先后顺序上茶,这样必然怠慢太守。
  庞公还算有些雅量,不予计较,但是他的幕僚却是不满,于是在岩壁上写下了“庞公吃茶处”五字。
  馆主得知庞公乃太守后,感到非常恐慌和后悔,只得在其傍书写上“应接不暇”四字,以表歉意。
  此事传至府第,太守深夸馆主聪慧。
  民间将此作为美谈传播。
  ▼
  每一幅石刻,背后都有着动人的故事它不仅是一座艺术宝库更是研究武夷山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武夷茶文化的实物资料值得我们去好好欣赏
  体会其中蕴藏的魅力
  
  

那些武夷山摩崖石刻背后的茶故事 茶大坑口的故事 “三坑”是指,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两涧”是指,流香涧、悟源涧 相信大家看出来了,两个版本中的四

茶大坑口的故事

支持原创,感谢原作者,当前文章内容由茶友提供让茶友参考之用,如需删除请随时联系我哩

    • 大坑口 大坑口 4

      那些武夷山摩崖石刻背后的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