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我县茶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促进我县茶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考与建议2020-12-11 17:41五杯茶 阅读:142 字体:
关于促进我县茶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展开全文 为加快发展现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城乡面貌,重建美好家园的大背景下,审视茶叶产业发展,存在产业发展缓慢,产业链条短,农民增收难度大的问题。
    一、茶叶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茶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饮料,2008年我国茶叶产量达110多万吨,内销66万吨左右,出口29.7万吨,库存近15万吨,总产值近300亿元,供大于求,特别是大宗茶量多、价低、滞销。
  靠常规农艺技术生产,不仅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而且存在茶叶农药残留超标的危险。
  近年来,国际、国内茶叶市场发展迅速,尤以“有机茶”为代表的纯天然、高品质、安全的绿色饮料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深受消费者亲睐,虽然价格高于普通茶叶很多,任然供不应求。
  在发达国家,有机茶的年增长率在30%以上。
  随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有机茶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将逐步替代常规茶叶而成为茶叶市场的主流产品。
    此外,随着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消费者对于茶叶的消费越来越看重品质和品牌。
  消费者在选购茶叶时更加注重茶叶的品牌和包装,买茶叶奔品牌的现象已日渐普及。
  散装的、无牌无名的茶叶市场份额将逐步缩小。
  近年来,各主要品牌企业都加快了扩张的步伐,大家都在抢占终端市场。
  这场抢占终端市场的竞赛最终会给国内茶叶市场格局带来深刻的变化,也标志着茶叶品牌化经营时代真正到来。
  可见,品牌建设将是今后中国茶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各大产茶区,各大茶类都将逐步形成一批知名品牌。
    澧县的农业主要以粮食、棉花、油菜等为主,茶叶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绝对增加数任然偏小。
  澧县茶叶主要产地是太青乡,该乡地处偏僻山区,农业生产以茶叶、玉米、红薯种植为主,粮食生产自己自足。
  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劳动力外流多。
  茶叶是当地主要经济作物和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由于太青乡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大部分时间云雾缭绕,具有非常明显的小气候特征,非常适合茶叶生长。
  这里生长的茶树,茶叶叶片生育好,持嫩性强;高山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茶叶叶片累计物质多。
  据史料记载,早在宋、元时期,这里出产的茶叶就是当时的皇朝贡品。
  虽然太青茶叶质量优良,但由于受到生产规模的限制,一直以来都不能产生品牌效益和规模效益。
    目前澧县最大的茶叶生产企业是澧县太青山有机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固定资产500多万元,销售收入1200万元,于2007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8年3月被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授予“2007年度农产品营销大户”和“常德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光荣称号。
  该公司自成立以来,以发展澧县茶叶产业为己任,精心打造了2800亩有机茶园,成为湖南省茶叶公司的生产基地,其中1035亩通过了国际国内双重有机茶认证,被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认证为出口茶叶基地。
  公司拥有“双上绿芽”、“太青云峰茶”、“太青毛尖茶”、“太青绿茶”等系列有机茶品牌,其中“双上绿芽”不仅取得了国内有机茶认证,获得过第七届农博会金奖、湖南十大名茶特等奖、全国中茶杯一等奖、“中国名茶”光荣称号等众多奖项,而且获得了国际欧盟有机茶认证。
    该公司瞄准有机茶这一新兴市场,顺应市场发展趋势,把握茶叶市场的发展机遇,积极开发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扩大有机茶种植面积,于去年开始筹备扩大2000亩的有机茶种植基地。
  公司已经明确发展目标:在今后几年内,公司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和加工能力,有机茶种植总面积将突破1万亩,年产有机茶1.6万担,销售总额达到6800万元,实现利润1000万元。
    相比省内省外的茶叶产业,澧县的茶叶产业具有质优价低和一定品牌优势,劣势主要在于销售渠道不扩,投资力度有限,开发新品缺乏资金。
    二、茶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澧县茶叶近十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但从整体发展态势看,仍处于底层次的初级阶段,距离现代茶产业还有相当的距离。
    1、茶园基地基础薄弱,产量低  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0000亩,大部分在太青乡,其中通过有机认证的仅1200亩,通过无公害认证的约5000亩。
  产能小,产量低,品位低,收益不高。
  其主要原因:一是大部分茶立地条件差,园地土质肥水欠丰,水土流失严重,树体过早老化、衰败,生产潜力不大;二是投产茶园品种混杂,茶树生长势弱,育芽能力差,总产低,名优茶产量低,效益不高;三是茶园良种化发展缓慢,全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偏少,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四是茶园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茶农受小农经济思想或自身经济条件限制,重采收,轻投入,导致树体生长势弱,收益低;五是机械化采摘条件尚不成熟,仍处于探索阶段;六是茶叶采摘人力不足,劳动力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导致茶树鲜叶不能及时按标准全部采收而浪费,影响产量和收益。
    2、大宗茶(夏秋茶)开发利用跟不上,产品加工原料利用率低,效益不高  我县茶叶产量本来就不高,而生产过程中又只注重春季名茶生产,忽视了夏秋茶的开发利用,夏秋茶产量不到全县茶叶产量的20%,产值更是仅占8%,比值十分低,且在春茶生产中,由于受采工紧张问题的困扰,鲜叶采收率不到40%,导致大量原料白白浪费,更降低了产量,影响了老百姓收入,挫伤了茶农的积极性。
    3、茶叶产销的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真正能称得上的大中型茶叶产销企业几乎没有,规模化营销能力有限,辐射带动面窄。
  以初制加工为主的分散性生产经营格局依旧;加之大部分没有自己稳定的原料基地,存在掠夺式经营的问题,这样的生产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大市场、大流通、大茶业贸易要求,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

二是茶叶加工厂规模小,布局不合理,设备陈旧,工艺设备不配套,全县涉茶乡镇,目前除太青山有机食品公司规模大、设备新外,其余的加工小厂设备陈旧、落后,且现有的加工厂生产环境状况也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是加工厂的产业技术力量受季节性用工影响,人数少,不固定,技术水平高。

四是企业拓展外部市场能力有限,只注重县内有限的市场争夺,没有对外部大市场的研究和拓展,导致澧县茶叶销售市场空间有限,产品滞销积压,影响企业效益和茶农收入。
    4、茶叶产业科技水平低  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缺乏必要的项目和经费支撑,科技服务手段落后;茶叶科研及推广力量青黄不接,人数少。
  必要的实验、示范推广等技术工作难以开展。
  茶叶产业服务机构更是无从谈起。
  茶叶产业各类实用技术推广普及难以快捷、有效的实施,导致生产过程精细化管理跟不上,科技含量低,管理粗放,产业推动能力不强。
    5、产业发展投入资金不足,渠道不畅  尽管近两年来,县内茶叶企业在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争取到了一定的茶叶产业发展资金,但是与大茶业、大产业发展的要求,资金投入偏少,使有限的资金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加之省、市资金投入主渠道不畅,茶叶产业资金很难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应有作用,影响了产业的发展。
    6、品牌意识不强,分不清健康茶叶和劣质茶叶  全县大小茶叶加工厂有十多家,而获得国家食品安全准入证的企业只有一家(太青山有机食品公司);茶叶注册商标有三个,按照商标法的有关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的运营商标只有一个(双上绿芽)。
  目前澧县茶叶市场上无生产厂家、无注册商标、无QS标志产品到处都是。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专门负责打假的部门,自己喝的茶叶居然都是假茶叶(外地购进冒充太青茶叶),给亲朋好友送礼都是用的“三无”包装产品。
    三、茶叶产业发展建议  今后的茶叶产业工作,我们应重点围绕全县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高标准有机良种茶园基地,培育好龙头企业,推进科技创新,抓好品牌建设与保护,扶持茶叶相关产业发展,全面推进澧县茶叶向高水平、大产业迈进,真正使茶园成为澧县经济园、观光园、生态园、科技园;真正使澧县茶叶达到质量高、产量高、名度高;真正使茶叶成为澧县提升、闪光、支柱、富民产业。
    (一)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资重点  工作思路决定茶叶产业发展的出路。
  建议我们澧县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和重点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石门、桃源县委、政府把茶叶产业作为全县农民致富的产业,是否澧县也可以考虑把茶叶产业作为山丘地区致富的重点,依靠行政推动、政策促动、科技带动、企业拉动,实现茶叶产业新突破;以稳步建设新园、重点管好现园、强化加工销售为总体的建设原则;推广无性系良种,建设高产优质茶园,加强现有茶园管理,提高投产园比例和茶园产出率,实现基地建设新突破;推进茶园权属流转,发展专业大户、专业村组和“公司+基地+农户”型的专业合作社,加快茶园集约化经营,实现茶业经营机制新突破;大力推广茶园建设、茶园管理,全县以太青乡为主体发展万亩有机茶园,实现优质健康茶叶新突破;实现茶叶加工新机械、新技术,实现茶叶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新突破;加强茶叶市场监管,全方位推介澧县茶叶,突出澧县茶叶内质优势,实现澧县茶叶整体品牌形象新突破。
    (二)大力培育规模化龙头企业,高标准建好茶叶精制加工厂  企业公司的组建、茶厂的兴建,必将带来资金、技术的投入和信息、市场的联通。
  鉴于我县茶叶规模化龙头企业较少,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的实际,当前在茶叶企业建设上,应按培育规模化大企业和建设高标准、卫生化、清洁化生产线并重的原则进行。
  在规模化企业的培育方面采用培育壮大本地企业和引进外地实力雄厚大企业投资茶叶产业开发两条腿走路的方式,立足国内、国际大市场,按照产品流通贸易要求,大眼光谋划、高标准起步、大手笔建设,确保起到带动产业发展的基础作用。
  在初制加工厂建设上,应制定当地茶园面积相适应的建设布局规划,最低建设标准,引导企业和茶农按标准、按布局设置场地、配置机械设备,加工生产,避免无序竞争,粗制滥造。
    (三)打造品牌优势,加大奖励和扶助茶农、茶企力度  为充分调动茶农和茶叶企业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要出台真正发展茶叶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1、在规模建园、企业获奖、优秀品牌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资金扶持,在苗圃建设上,给予茶农每亩200—500元的补助,对集中连片开发的还要给予其它优惠政策。
    2、在标准管理上,鼓励企业为主体申报有机茶认证,对新申报或已获得有机茶认证的企业给予高额奖励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加工厂获得有机茶认证的也可以一次性高额奖励,对于获得省、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的企业也给予重奖。
    3、在茶叶品牌开发经营上,茶叶企业或个人以本县产品参加全国性茶事活动要给予资助,获得国家驰名商标或升级著名商标的企业要给予重奖。
  (四)加大产业发展资金投入  茶叶是一个综合性的高投入产业,投入资金不足始终是制约我县茶业发展的“瓶颈”。
  在资金投入上,任然按国家、银行贷款和民间投资三位一体运行机制进行。
  在国家投入方面要在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对农业新兴产业建设投入机遇,长远谋划,“造血型”扶持农民发展茶叶产业,对相关部门的涉农资金按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原则进行整合,投入茶叶生产。
  在银行贷款方面要按照“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的政策要求,加大对茶叶企业信贷资金支持,解决企业基地建设、技术改造、加工生产资金所需。
  在资金的管理使用上,要加强行业监管,实行资金分步划拨实施,防止资金改变用途,确保投入资金用在实处,发挥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
    (五)加强茶叶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质量监测检验体系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适应当前茶叶发展形势技术人才队伍和产业大军。
  这方面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着重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解决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问题。
  我县茶叶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相当缺乏,技术队伍青黄不接现象十分突出,应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招聘、调进茶叶科技人才,以充实扩大茶叶技术队伍,提高技术服务整体水平。
  同时要加强各级主抓领导、主抓干部和茶叶乡土人才的培训和培养,提高其从事茶叶产业管理和茶叶生产能力,解决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

二是解决好县乡茶叶技术推广机构不健全的问题,切实加强技术实施和推广应用力度。

三是要解决好科技开发和推广经费问题,改善茶叶科技工作者政治、生活条件,创造一个干事的环境,保证科技工作正常开展。

四是要解决好茶叶质量监测检验体系建设问题,配备监测检验设备,培训监测技术人员,加强茶叶质量监测管理,防冒打劣,维护茶产品正常的贸易流通。
    (六)加强对茶产业的组织管理,落实好相关政策措施  在目前茶产业发展尚不成熟及市场体系仍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对产业发展的组织管理尤为重要。

一是要落实好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和管理责任,强化行政推动,完善考核机制,加大茶产业考核赋分。
  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抓住成效。

二是把茶产业生产加工用地视作农业用地政策落到实处,对建厂各项手续进一步简化,降低或免收相关费用,加强加工厂建设,为产业发展畅通路子。

三是推行茶产业发展奖励机制,政府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产业发展成绩突出的给予重奖,同时建立抓产业用人导向机制,对抓产业有突出贡献的各级干部重点培养,提拔使用。
  
  
  
   关于促进我县茶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茶太青云峰双上绿芽价格 “双上绿芽”品牌旗下现有双上绿芽、城头山野茶王、太青云峰、太青银峰、太青毛尖、太青珠茶、太青绿茶、澧
  
茶太青云峰双上绿芽价格

支持原创,感谢原作者,当前文章内容由茶友提供让茶友参考之用,如需删除请随时联系我哩

    • 双上绿芽 双上绿芽 4

      关于促进我县茶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