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推进茶产业跨越发展纪事之二

天台推进茶产业跨越发展纪事之二2020-12-03 19:20五杯茶 阅读:60 字体:
天台推进茶产业跨越发展纪事之二


  国内茶叶专家参观黄茶基地。
  
  陈明正在查看黄茶基地。
  
  台湾客人考察天台黄茶。
  晨曦初照天台山,柔和的阳光散落在千亩茶园间。
  金色的光影在金色的叶尖上游走,让观者不禁驻足。
  这种金灿灿的茶叶,名叫天台黄茶。
17年前,天台黄茶还是一种无人问津更无人知晓的野山茶,独自默默地生长在天台古寒山寺旁。
  眼光独到的“伯乐”陈明把它带回了家,在他的精心培育下,“野孩子”已成为耀眼的茶界明星,身价跻身顶级茶品之列。
  “金芽嫩采枝头露,雪乳香浮塞上酥”,元李德载在《赠茶肆》中用“金芽”来赞誉芽叶美丽的色。
  如今,天台的企业家们也痴迷于它,有些人甚至甘为茶农,为它投入感情,投入时间和经费。
  随着天台黄茶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打造产业新星、带动农民增收、实现茶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可能。
  天台黄茶横空出世
  当今茶界,名茶如林。
  单以浙江省来看,现有茶园种植面积277万亩,以龙井茶、白茶、温州早茶为主导的三大优势产业带,即占全省总面积的五分之四。
2012年上海举办的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上,天台黄茶首次亮相,便夺得最高荣誉“特优金奖”。
  它的横空出世,一举打破了浙江茶产区三足鼎立的格局,以天然鲜活的黄茶产品颠覆了传统黄茶焖黄观念,“天台黄茶”一举成名。
  传统的黄茶只是以特殊的“杀青、焖黄”等加工工艺来制作,而天台黄茶则是以黄化茶树这一珍稀树种的芽叶来生产黄茶。
  “天台黄茶是茶叶自然变异、黄化的珍稀品种,这在唐朝就有文字记载,被当做贡品进献给皇家享用。
  ”中茶所黄茶品种选育协作组专家成员许廉明说。
  根据中茶所的检测发现,天台黄茶氨基酸含量超过7%,是普通茶树品种的两到三倍,且叶黄素等有效成分含量高,而苦味的咖啡碱含量低。
  “特别是黄茶特有的叶黄素,对眼睛、心血管和肝脏有极高的保护作用,而且还有助眠的功效。
  ”许廉明认为,天台黄茶金黄莹润,汤色鹅黄,口感鲜爽,其内在品质并不逊于西湖龙井安吉白茶等国内顶级名茶,非常符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和健康要求。
  后来的市场需求华丽证明了许廉明的判断。
2012年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当时每公斤价格达8000元的天台黄茶已经供不应求,许多客商物以稀为贵,当场就签订了2013年的订单。
2014年3月,“千年茶祖”天台黄茶茶王拍卖会,二两黄茶一鸣惊人,拍出了4.6万元高价,再次彰显了它的市场号召力。
  不但茶叶抢手,前来购买茶苗的人员也络绎不绝,除了周边县区,还有来自四川广元等外省的茶农。
  《广元日报》今年3月报道,2010年以来,广元旺苍县引进“天台黄茶”,通过黄茶良种繁育基地的建立,不断繁育适合本地栽培的品种,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将黄茶培育成了全县茶叶产业发展的拳头产品。
  当地一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直言“种黄茶有搞头!”
  珍稀品种始自一株野茶
  有关黄茶的传说有许多。
  其中一个说的是,相传秦末乱世,曾被项羽尊为亚父的范增在偶然中发现一棵“仙草”,通体金黄,枝干挺拔,叶片鲜嫩。
  范增将它移植到天台九遮山,黄茶自此“流落民间”。
  几千年后,这棵“仙草”重现人间。
  对于它的重现和如今的声名鹊起,都要提到一个人——为茶痴迷20多年的茶人陈明。
  陈明是地地道道的天台街头镇人,1982年高中毕业后,他回到家乡选择了种茶。
  别看当时种的是土茶,可精于钻研的他订阅了好几本茶叶杂志,从中获得了最前沿的信息。
  其中一期杂志曝出了这样一条猛料:天台历史上有黄茶。
  陈明便笃定,这种本土失传的茶叶品种,蕴含着无穷力量。
  于是,他开始爬到山上,和妻子一块没日没夜地寻找。
  寒岩、紫凝诸山,常常是翻过这头又上那头,有时挖下的茶树被村民当柴砍掉他又上山再挖。
  终于,1998年在古寒山寺后的山陬间,陈明发现了数丛古茶树,其中一株芽黄、叶黄的变异株,色出众,犹如鹤立鸡群,这一发现让他如获至宝。
  为了能将这奇异茶种尽快得以繁衍,陈明开始尝试采用枝条剪切、压枝等方法进行无性繁殖,但事情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
  这株“金枝玉叶”照顾起来可比那些土茶娇贵得多,第一年的剪枝嫁接由于技术问题最终以失败告终。
  性格倔强的陈明没有轻言放弃,他一边请教专家、查阅书籍,一边反复试验,枝条死了再接,接了又死,三年时间他不知道反复了多少次尝试,凭借着自己的一股钻劲,在有效把控季节、枝条、管理方法等条件下,无性繁殖取得初步成功。
2002年,中茶所专家在看到陈明的信件后,也高度关注起天台黄茶这一珍稀品种。
  时任全国茶树鉴定委员会顾问的白堃元研究员专门牵头成立了黄茶品种选育协作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多位专家加入协作队伍,为该品种选育提供了技术支持,天台黄茶良种选育工作进入系统研究阶段。
  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中茶所75岁高龄专家虞富莲热情地投身天台黄茶选育研究第一线。
  每年,他都会在街头石柱村住上一段时间,以便更好地观察和研究。
  另一位年轻副研究员王新超,也是天台黄茶选育研究中的专家。
39岁的王博士是省科技特派员,天台黄茶的所有检测他都亲自参与完成。
  经过反复不断地繁育、试验、检测,黄茶茶叶品质有了质的飞跃,鲁成银、虞富莲等多位茶叶专家一致给予认可。
  终于,陈明叫了多年的“天台黄”被中茶所命名为“中黄1号”。
  佳茗带动一方产业兴起
  野茶一举跃过龙门后,便有更多人着手为它创造广阔天地,使它尽显才华,好让更多人看到它那一身金色的美丽外衣。
2012年,天台县委、县政府根据省政府下发的《关于提升发展茶产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大力推进茶树品种改良,集中力量选育和推广一批优质、高效、多抗、珍稀的茶树新品种”的要求,制定下发了《天台县推进茶叶产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把发展天台黄茶作为天台茶叶珍稀新特品种进行重点扶持和推广,并从财政中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天台黄茶及天台茶产业的发展建设。
2013年,天台为进一步加快黄茶产业发展,再次下发《天台县推进茶产业跨越发展若干意见的补充规定》,将天台黄茶作为天台今后茶叶产业发展、升级、转型、创新的重要途径来抓。
  《补充规定》对黄茶特色产业发展问题提出了7项扶持举措,计划用3至5年时间建成1万亩生态黄茶基地,以此带动和实现茶产业的转型升级。
  《补充规定》还指出,对连片3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给予每亩2000元补助,对连片20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给予基地用大棚、路、沟、渠等相应设施建设补助,对通过省级新品种鉴定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专家给予每人每年10万元的工作经费……
  措施出台后,黄茶果然就有了开阔的发挥舞台,天台全县涌现出高涨的发展热情。
  截至2014年底,天台黄茶种植面积已超6000亩,建立和投资的天台黄茶经营企业3家、专业合作社18家,启动并实施的项目10个,投入资金约8000万元。
  浙江天台九遮茶业有限公司、浙江紫凝黄茶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天台黄茶经营企业相继成立。
  在天台街头镇,以天台黄茶为主题的“十里黄茶谷”茶旅游休闲路线项目已着手启动。
  在上海、大连,多家天台黄茶主题茶馆相继投入建设。
  快速发展的天台黄茶产业,骤然就成了天台茶产业发展的亮点和新经济增长点。
  中茶所副所长鲁成银说:“在目前,国内绿茶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天台黄茶的新、奇、特,可以开辟新的市场需求,结合文化旅游资源,迅速做大做强天台黄茶产业。
  ”
  乡亲们跟着黄茶走上致富路
  黄茶的甜头慢慢沁入天台人的心田,在外做大买卖的老板也成群结队成了“中黄1号”的忠实粉丝,有些发烧友甚至还转行做起了茶农。
  浙江紫凝黄茶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泳原本是位茶叶门外汉,“第一次看到它时,就觉得很新奇,喝了以后觉得味道与众不同,非常有特点。
  ”
  后来因为机缘再接触到黄茶时,王泳便跟几个合伙人一块,全身心投入到平桥镇紫凝山上,于2012年正式开建紫凝山有机黄茶种植示范基地。
  投资多少钱,他们不在乎,要的就是建成一个上档次、机械化的千亩休闲茶园。
  “前期的基础建设就投了1600多万元,主要用于修山路、平整土地、砌墙,还有购买茶苗、生物肥料和一些设施的安装。
  ”王泳说,在这过程中离不开紫凝山上村民的支持,所以公司也尽量做出相应回报,让周边村民得到更多实惠。
  租地方面,紫凝黄茶有限公司先付了3年地租,“山上的土地都是小块的,一共租了0多块土地,每块土地都有协议,地上原先种的果树、经济作物,也都给予补偿。
  ”
  由于公司的产品定位是高端黄茶,所有的培育工作就按照绿色有机的标准要求去做,里面花费的人工成本也就比较高。
  首先是锄草,在大面积的土地上,不用任何除草剂,全靠人工上,有时一天需要200个人一起干,才能及时把草割好。
  其次,刚种下的黄茶苗禁不起日晒,茶苗要用遮阳网盖起来,遮阳网的建造和遮盖也要耗费不少人力,“新种的茶苗掀盖的次数比较多,烈日时要遮起来,太阳不大时又要掀开,让漫射光照照他们,反复地掀盖对体力、技术要求不高,但需要人工。
  ”
  再次是施有机肥。
  黄茶的有机肥包括本地兔粪和内蒙古羊粪,还有天然沼气液。
  “这些肥料要人工拉到山上,一袋袋搬到茶园去。
  还得找另外的人来开沟、施肥,再用土盖上。
  ”
  王泳说,紫凝山上各个村加起来差不多有0人,在茶园里工作的将近人,“当初建设茶园时就承诺,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本地人,提高村民们的收入。
  ”
69岁的村民何先水直言,过去,他和老伴种点农作物每年只有5000元的收入,除去高额的成本所剩无几。
  现在帮茶园干活,不算土地租金,每人每天就有60块,一年干半年的活,收入翻两番还要多。
  何春英是枫树下村的村民,她自家的地里也种着茶。
  前段时间正值采茶旺季,她却赶到茶园来干活,“家里的茶采完了,就来这采,摘一天茶能有100多元收入。
  ”
  王泳说,目前茶园里的产茶量比较少,只需要五六十名人工,等明年规模上来后,采茶工的人数就得上千人。
  黄茶谷、观光园打造市民“慢生活”
  天台黄茶基本都被种在200至600米海拔的山上,这样的高度通常也是山灵水秀之地,加上金灿灿的黄茶,用“美不胜收”来形容也不为过。
  精明的企业主们从建茶园之初,就不约而同地想到要用黄茶茶园发展观光游,搞多头经营。
九遮平板溪贯穿整个山谷,溪水清澈,溪两岸土地肥沃,特别适合天台黄茶的种植。
  天台九黄茶业有限公司早早看中了这个特点,决定在九遮山景区内发展黄茶产业,打造十里黄茶谷。
  公司工作人员崔景慧说,谷里已经种下数百亩黄茶,“黄茶在一年中有3个季节叶片呈金黄色,到时候沿着石板溪就是特别亮丽的景观色。
  ”
  游客到了九遮山游玩,可以去黄茶谷采摘,也可以欣赏茶艺、了解茶文化,体验“慢生活”的乐趣。
  浙江紫凝黄茶有限公司的前期大量投入,也不单单是为了种茶。
  王泳说,做好黄茶主导产业的空档,还要多动动脑筋搞农业休闲观光园综合发展。
  这些年,公司在紫凝山上种下了不少景观树,美国红枫、金叶银杏树苗2000株,各种樱花苗1000株、杜鹃茶花500株、桂花500株,外加柿子基地、杨梅基地、红心李子基地。
  更让当地很多村民意外的是,该公司还预留建设高质量山地自行车赛道,计划每年组织山地自行车比赛,提高公司形象。
  去年11月,紫凝黄茶有限公司就在黄茶园里举办了台州业余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全市各地都有选手来参加。
  当时,山间盛开的格桑花被转发到朋友圈,竟意外掀起了市民赏花游。
  “最开始一天几辆车几十个人上山,到后来周末最高峰时达到6000多人,搞得交警都不得不把车拦下。
  ”王泳说,游客们上山通常都是一整天,这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农家乐的发展,有家小店一天就做了150个食饼筒,所有的茶叶蛋一个半小时被抢完,“那场景跟当年的上海世博会有一拼,当地人都有点不敢相信。
  ”
  

天台推进茶产业跨越发展纪事之二茶一鸣 这里是兴宁市一鸣茶荘在顺企网梅州黄页的介绍页,位于兴宁市怡华路(中旅社斜对面),营业范围有零售:预

茶一鸣

支持原创,感谢原作者,当前文章内容由茶友提供让茶友参考之用,如需删除请随时联系我哩

宋茗茶业品牌介绍 湘茗

宋茗茶业品牌介绍

宋茗茶叶展,公司规模逐步壮大,现占地面积达到70亩,拥有20800平方米绿色生产厂房和包装车间,具有专业的生产管...
    • 湘茗 湘茗 4

      天台推进茶产业跨越发展纪事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