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茶事

人文茶事2020-11-11 13:35五杯茶 阅读:99 字体:
人文茶事


  唐素面壶门座高圈足银风炉陕西法门寺出土
  是由钣金成形,通体素净,由炉盖和炉体两部分组成。
  炉盖为半球状塔形,犹如塔的基座,其上为三层仰莲承托的宝珠形莲蕾。
  炉身敛口、深腹、平底。
  口沿亦为三层渐收的棱台,每层棱台的外缘六曲。
  炉身两侧口沿下各铆接一提耳,炉身通体铆钉之端均饰小银花。
  尺寸:通高56厘米,重3920克。
  
  河北曲阳县涧磁村出土的白釉风炉和铫子
  风炉也多见宋人吟咏。
  陆游“公闲计有客,煎茶置风炉”;释永颐《茶炉》诗:“炼泥合瓦本无功,火煖常留宿炭红。
  有客适从云外至,小瓶添水作松风。
  ”洪适《汤炉》:“蟹眼候松风,云腴挟霜月。
  炉下岂常炎,灰飞即烟灭。
  ”又梅尧臣《茶灶》:“山寺碧溪头,幽人绿岩畔。
  夜火竹声干,春瓯茗花乱。
  兹无雅趣兼,薪桂烦燃爨。
  ”所咏皆风炉。
  石铫与风炉本煎茶所必需,诗词因此常常二者并举。
  如黄庭坚《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风炉小鼎不须催,鱼眼长随蟹眼来”;陆游《冬晴与子坦子聿游湖上》“会挈风炉并石鼎,桃枝竹里试茶杯”;张伦《诉衷情·咏闲》“闲中一盏建溪茶。
  香嫩雨前芽。
  砖炉最宜石铫,装点野人家”。
  ——扬之水
  上海博物馆藏《莲社图》中的茶炉
  煎茶《萧翼赚兰亭图》局部(摹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煎茶《萧翼赚兰亭图》局部(摹本)辽宁省博物馆藏
  《萧翼赚兰亭图》中绘有风炉和铫子。
  煎茶者前置风炉,茶者手握铫子煎茶。
  
  《撵茶图》局部
  “户牖屏柱,茶床燎炉,皆五色琉璃,缀以夜光火齐,照耀璀璨”
  “汤瓶煎水,一般也不取风炉,而多用“燎炉”。
  燎炉有圆形,也有方形,前者多见于辽,后者多见于宋,因此宋人又或称它“方炉”。
  ”
  
  河北宣化辽代张文藻墓壁画|纵170厘米横145厘米
  宋佚名斗茶图清人摹本册页|绢本设色,图中的茶炉小巧别致,适合户外使用。
  唐岑参《晚过磐石寺礼郑和尚》诗:“岸花藏水碓,溪竹映风炉。
  ”
  宋陆游《同何元立蔡肩吾至东丁院汲泉煮茶》诗之二:“旋置风炉清樾下,它年奇事记三人。
  ”
  明周翰西园雅集图(局部)卷|绢本墨笔
  王绂《竹炉煮茶图》
  《红楼梦》第三八回:“那边有两三个丫头煽风炉煮茶,这边另有几个丫头也煽风炉烫酒呢。
  ”
  煮茶图明丁云鹏
  玉川烹茶图明丁云鹏
  风炉传入日本是室町时代,据传是有筑前崇福寺的开山和尚南浦昭明从宋朝带到日本。
  目前中国传来的风炉宝物已经失传,但是,茶道中的一些风炉仍保持着中国古式风炉的样子,如鬼面风炉、朝鲜风炉、琉球风炉等。
  这风炉适用于茶、供茶等规格较高的场合。
  
  日本铜錾花风炉
  日本八桥卖茶翁方岩云熙白泥凉炉
  
  广东潮州工夫茶之茶室四宝:玉书煨、潮汕炉、孟臣罐、若琛瓯。
  玉书煨,用于煮水,水沸时薄薄的盖子可“卜卜”作声;
  潮汕炉是烧水用的火炉,小巧玲珑,可以调节风量从而掌控火力;
  孟臣罐即泡茶的紫砂壶,以小为贵;
  若琛瓯即品茗杯,薄如纸,白似雪,小而浅。
  
  江西南丰炉
  清光绪十三年(1887),南丰县始产泥炉,至今已有120余年历史,南丰泥炉又名南丰盐炉,赣州人金万鑫在南丰县城仿制成功,继有曾鼎兴、张洪发亦仿制出柴炉、炭炉等。
  炉炽、汤沸、吃茶一水间。
  部分图文引用自网络
  沛山喜雨
  摄影盛夏雨
  设计一水间视觉YISEE
  

人文茶事茶兹无雅趣兼 兹无雅趣兼,薪桂烦燃爨。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上客集堂葵,圆月探奁;玉鼎注

茶兹无雅趣兼

支持原创,感谢原作者,当前文章内容由茶友提供让茶友参考之用,如需删除请随时联系我哩

    • 茶灶 茶灶 4

      人文茶事